廉洁故事 | 我的曾祖父张元昌(节选)

发布时间:2022-07-11

我的曾祖父张元昌,长清区孝里街道中黄崖村人,生于1912年。他是我党在大峰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培养出来的较为成熟且出色的工农干部。    

1938年,曾祖父在家乡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曾在家乡担任农救会副会长、村自卫队长。1939年10月任长清县八区抗日民主政府副区长,1941年9月任区长。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当时八区区委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宣讲党的政策,争取和利用伪政权进行合法斗争,以打击最坏的恶霸汉奸,尽最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支援抗日根据地建设。

曾祖父在山区根据地的老百姓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3年,是大旱之年。山区遭灾荒,他在黄河沿岸有收成的村庄,设法征粮募捐,将粮食、玉米棒、地瓜秧等人能够吃的东西,亲自率领区队,在夜间通过封锁线,押运送往山区重灾村庄进行救济工作,尽一切可能争取少饿死人。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我们的党组织和地下共产党员是不公开的,他经常告诫大家:“我们政府工作人员要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就必须放手发动群众,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按八路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办事,与群众同甘共苦,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否则,我们就站不住脚,更不能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由于曾祖父处处想到人民的利益,事事作表率,所以,在根据地马岭镇的人民群众中,我党的威信非常高。群众中小至家务事,大至纠纷,自己处理不了,一听说张区长来了,总要找上门来,叫他评评理。有时一同来的人太多,他连饭也顾不上吃。曾祖父对群众的来访或纠纷的处理,总是苦口婆心,以通俗的言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政府法令,结合实际进行开导,同时教育群众尊老爱幼,号召群众在驱逐日寇、建立新中国的前提下,团结一致,发展生产,拥军优属,支援军队。群众也把八路军当作自己的子弟兵,把政府工作人员当作贴心人,一面抗战,一面生产。

环境艰苦,敌我力量悬殊,我们的部队之所以能站住脚,而且能较好地开展工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代表人民利益的党的方针政策、政府法令,有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和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方针政策、法令的好干部。曾祖父张元昌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日寇投降后,曾祖父被调到县治理黄河委员会任主任。据史料记载,在日寇侵华战争时期,蒋介石声称“黄河在花园口改道,可抵百万日军”。于是炸掉花园口大坝,实施黄河改道,怎料既未能将日军抵住,又使沿岸的千百万民众惨遭水淹,黄河故道堤防千疮百孔。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又故伎重演,安排将花园口堵口。至此,已遭到严重破坏的黄河堤防无力承受黄河水患,华北解放区随时会遭受洪水的肆虐,情况岌岌可危。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解放区人民团结一心,日夜奋战,抢修堤防,保卫华北。长清县救灾委员会成立组织了长清黄河修防段,时任长清黄河修防段段长的他,带领同事们日夜奔忙,发动群众整修堤坝,疏通河道。

作者: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