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资”管理 赋能乡村振兴 ——长清区农村“三资”管理专项监督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11-17

  “现在,食品加工项目一期正在建设,投资150万元,资金使用均向村民公示,并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11月15日,长清区纪委监委跟进监督辖区内村企合作项目,督促街道、村居干部切实履职。归德街道沙河辛村的这个项目投产后,有望为村集体增收70多万元。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三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内容。今年以来,围绕农村“三资”管理突出问题,长清区纪委监委聚焦贯彻省委、市委相关要求,在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支持下,通过创新实施室地联合专项监督检查新模式,推广“三资”管理信息公开平台、“码上监督”、提级监督等举措,规范“三资”运行监管,赋能乡村振兴。
  怎样监管?“小切口”专项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专项监督关键是“有的放矢”。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小切口”专项监督是市、区两级纪委监委在充分调研评估、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一脉相承的选择。
  以整治村集体经济老旧合同为切入点,长清区纪委监委联合归德街道运用调研座谈、入户访查、查阅台账等方式,全面排查“三资”领域风险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在排查中,仅在沙河辛村就整理出38份老旧合同。这些合同不同程度存在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合同签订却未履行等问题。通过规范合同,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0万元。
  在一份《关于在长清区开展强化农村“三资”管理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室地联合专项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案》中,记者看到,方案对督查重点进行明确,除了合同监管,还突出财务公开、公章管理等重点问题,围绕动态管理、审核把关、审批决策等各环节监督检查。比如,相关职能部门、街镇站所对“三资”动态管理不及时、监督检查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都是“三资”管理中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共性问题。

  “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之下,截至目前,在专项监督中,长清区共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565个,处置相关问题线索175件,立案15人(含留置1人)。


  谁来监管?室地协作、链条完整新模式作保障
  在长清区农村“三资”管理专项监督中,首次采用室地协作新模式,实现上下联动。
  具体来说,由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和长清区联合组建专项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下设5个监督检查组,统一调度区直主责部门和各街镇。各监督检查组根据职责分工,结合督导街镇情况,有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领导小组通过问题会商、线索周报和情况月报制度,精准运用信息共享、问题移交、联合督导、提级办理等机制,构建链条完整、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促进监督力量和资源整合,有效融合专项监督和基层治理。
  如何做实专项监督“后半篇文章”?长清区纪委监委深化落实“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通过压实责任,精准纠偏,着力发现和纠正属地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存在的问题。比如,针对专项监督中发现的财务收支不公开问题,督促相关部门打造“码上监督”微信财务公开系统。依托长清农业微信公众号,全区613个村的村民只要扫描二维码或登录长清农业,就可查看本村“三资”公开、合同公开等情况;打造“1+N”农村会计网络化信息系统,把相关数据接入区纪委监委监管平台,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廉洁化;打造“银农直联”平台,实现财务软件系统和网上银行系统在线直联;推行“村务卡”,实现非现金结算,全程留痕可追溯。再如,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资产、资源处置不合理、不透明问题,探索建立由区农业农村局对项目可行性提供论证指导、区司法局对项目合同进行审核把关、各街镇对项目实施执行全程监管的三方联动机制,保障农村“三资”保值增值。

  室地协作之外,街镇层面也有创新探索。就拿归德街道为例,该街道专门成立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纪检监察工委、经管和审计等部门对“三资”管理业务进行指导。该街道还在109个村庄成立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做到事前监督,建章立制;事中监督,规范操作;事后监督,加强督查,旨在通过细节提升完善专项监督“最后一公里”。


  监督效果如何?政治、纪法和赋能乡村的有机融合
  从政治层面看,在农村“三资”管理专项监督中,长清区纪委监委在处置相关问题线索时,通过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实行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精准问责,正确运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七区联动”担当作为。
  从建章立制层面看,在专项监督中,该区纪委监委创新实施村务监督委员会、数字监督和提级监督等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出台《长清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长清区关于进一步规范村民委员会印章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长清区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合同监管项目竞标工作的意见(试行)》等制度,促进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从赋能乡村振兴层面看,专项监督开展以来,长清区纪检监察机关接收信访举报同比下降54.2%,涉农信访同比下降66.8%;促使村集体收回土地、荒山1500余亩,复垦盘活土地8791亩,清理不规范合同399份,预计实现农民增收1.17亿元,村集体增收9367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幅28%,村集体资产资源得以保值增值,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村庄的变化有目共睹——
  在沙河辛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村务决策、备用金支出等情况;通过“三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该村从1966年至今的179卷宗档案资料得到整体保存;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进天然气项目;整合土地资源,引进水产养殖新项目。与泉脉农业合作,投资建设特色食品加工厂;整合社会资源,村中臭水湾变成“辛”福湾。在规范化“三资”管理中,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0多万元。
  在孝里街道后楚村,村级公章的规范管理,实现信息多跑路、村民少跑腿。重大事项“一报四议两公开”,让“三资”管理更加规范。
  在“数字乡村”文昌街道西李村,“三资”管理搭上数字快车,实现由“线下”拓展到“线上”的“数字监督”,村民通过内网即可查看村级财务状况。
  在文昌街道新周村,农村“三资”管理最大亮点是通过互联网+村章管理,规范村级公章的使用管理。此外,该村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
  滔滔黄河,奔流不息,滋润着长清沃野。放眼望去,农村“三资”管理室地联合专项监督正进一步夯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长清落地实践的基础,润泽乡村、普惠民生,为农村“三变”改革做好铺垫,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长清篇章。